-
新网宁夏新闻6月21日电 (记者 于晶)6月20日,西夏区2025年新时代文明实践精品线路暨“紫藤下的四维课堂”理论宣讲活动启动。本次活动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引领,紧密围绕西夏区丰富的文旅资源,通过特色理论宣讲、文化艺术表演丰富“文明实践+”模式,构建具有西夏区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赋能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
走进昊苑村,一座座民居、酒庄和民宿客栈在鸟鸣花香中亭亭玉立,一片片葡萄园静卧在贺兰山下,村里环境干净整洁优美,村民文明和谐友善,路边的葡萄酒文化长廊、文明乡风文化墙等与昊苑村和贺兰山一起,勾勒出了一幅美好恬静的田园生活画卷。
“欢迎大家来到文旅圣地昊苑村,和我们一道参观这座移民村落从最初‘不毛之地’转变为西夏区生态环境良好、生态文化繁荣、生态产业兴旺、村民生活富裕、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历程……”宁夏银川市昊苑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员热情地为前来观摩的广大市民讲解道。
为让村庄发展“富起来”,村民口袋“鼓起来”。近年来,昊苑村以葡萄种植为核心产业,通过整合现有资源,植入文明实践元素,构建“主理人讲堂”和“紫藤下的四维课堂”,打造“葡萄架下的文明实践”特色品牌,形成“产业+文化+治理”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示范村葡萄架下的文明驿站、“葡萄+”体验工坊、节气主题民宿套餐,助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昊苑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囊括了村史馆、儿童快乐家园、农家书屋等,在实践站西北角还建设了一处标准化足球场和篮球场,不仅为村民娱乐提供了场地,还为村子举行诸如丰收节等大型活动提供了便利。
在志辉源石酒庄,讲解员介绍了酒庄从砂石矿坑到葡萄绿洲的生态修复历程,这是“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的鲜活教材,也是西夏区打破传统文明实践宣传,以“行走的课堂+沉浸的剧场+真实的场景”为载体,通过“生态修复、产业振兴、文化自信”三重叙事,让参与者感悟“红色基因引领绿色发展”的深层逻辑,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将文明实践落到实处的体现。
观摩人员纷纷表示,这一路看得最多的是群众的笑容和他们身上的文明素养,西夏区因地制宜、有效整合资源优势,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引领社会文明风气,提高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近年来,西夏区在全力抓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同时,创新探索出“文明实践+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构建“人才培育-服务升级-内容创新-传播裂变”四位一体的文明实践赋能文旅高质量发展工作体系,将文化传承、文明培育与乡村旅游深度结合,既激活了县域经济新动能,又推动了群众文明素养提升,走出了一条“富口袋”与“富脑袋”协同发展的新路径,构建起具有西夏区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赋能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完)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