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频加载中...
在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为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活化,5月17日,由宁夏文化和旅游厅(文物局)、银川市人民政府主办,银川市文化旅游广电局、银川西夏陵区管理处、西夏区人民政府联合承办的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宁夏主会场活动启动仪式在西夏陵博物馆举行。本次活动以“保护·传承·创新”为主题,通过“科技+文化”深度融合,多元展现宁夏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时代新貌。现场吸引文博专家、非遗传承人及市民游客共赴文化盛宴。
伴随着有节奏的鼓声,开场舞《迦陵频伽》仿佛将现场观众带入时光隧道,重温那段神秘的西夏历史。舞者身着数字化光影服饰,动态演绎西夏壁画中的神鸟形象,科技与历史的多维对话点燃现场氛围。情景剧《时光长河里的同心结》和文物普法快板表演,生动呈现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以“遇水成画”的科技互动装置点亮主视觉,象征传统与创新的融合。文物普法宣传以快板、线上竞答等形式开展,将法规知识转化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40名儿童受邀共创10米长城主题画卷,呼吁公众参与长城保护。视频加载中...
启动仪式上,西夏陵博物馆等6家新定级博物馆正式授牌;宁夏文物主题游径线路、全区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和社教案例推介项目以及《丝绸之路文物(三)》特种邮票图稿同步发布。
活动现场,非遗雅集与文创市集摊位前人头攒动。贺兰山岩画剪纸、扎染、西夏文物复刻泥塑等非遗技艺展演和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文创产品,让观众沉浸式感受非遗和宁夏本土文化魅力。
备受瞩目的2024年宁夏文博事业“成绩单”也于当天正式发布。数据显示:全区各级博物馆2024年全年举办展览90项,开展教育活动超千场,接待观众728万人次。其中,1项展览荣获全国十大文物陈列精品奖,3项入选国家级推介项目。2025年“博物馆月”期间,全区还将推出110项活动,持续打造“博物馆热”长效机制。“博物馆不仅是历史的守护者,更是未来的开创者。”宁夏文旅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宁夏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化文物资源活化利用,推动博物馆与科技、教育、旅游深度融合,让文化遗产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纽带,为公众提供更丰富的文化体验。
此外,“文博未来·主题对话会”围绕“数字化与科技赋能”等四大议题展开研讨。宁夏博物馆馆长王效军等专家提出“科技为翼、文化为魂”的发展理念,倡导构建“全域博物馆”体系,推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本次活动还在各市(县)设置分会场,银川玉皇阁广场、宁夏博物馆、宁夏昆虫馆、灵武市博物馆举办文艺演出、民间收藏文物公益鉴定活动、“蜜酿乡村小康路·蜂舞青山绘绿图”5.20世界蜜蜂日活动、灵武市博物馆小小讲解员志愿讲解等系列活动。(记者 束 蓉 蔡睿晓 文/图)举报
